省文旅廳廳長李述永來隨調研提出 做好文旅融合文章為湖北文旅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4月14日,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李述永帶隊來隨,調研擂鼓墩曾侯乙墓文物修繕、青銅編鐘復仿制技藝傳承、炎帝故里風景名勝區發展等。她提出,科學推進遺址保護利用,扎實開展非遺傳承發展,進一步擦亮炎帝文化名片,做好文旅融合文章,為湖北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隨州力量。 李述永一行首先來到擂鼓墩曾侯乙墓槨室保護修繕現場,詳細了解修繕方案、推進進展等。該修繕工程于去年初啟動,工期5年,主要包括槨室拆解吊運、槨室木質文物保護修復及墓坑防滲隔潮處理等,由荊州文物保護中心組織施工。目前,已完成槨室全部槨木的拆解吊運,正在進行槨木的加固修復。李述永說,曾侯乙墓槨室保護修繕工程是譜寫全省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大事,要堅守“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基本原則,精心組織、科學施工,確保工程高質量推進;要統籌推進擂鼓墩片區保護利用工作,將文物修繕、考古研究、保護利用和宣傳展示結合起來,科學謀劃擂鼓墩文化資源開發利用。 來到曾侯乙編鐘編磬文化有限公司,李述永參觀了文物復仿制車間、敲響仿制的青銅編鐘、了解編鐘制作技藝傳承發展,對國家級非遺青銅器制作技藝(青銅編鐘制作技藝)傳承人項紹清的工匠精神給予高度贊譽。在炎帝景區,李述永參觀了游客中心、神農大殿等,了解景區游客接待、5A級景區創建、疫情防控政策落實等情況。她說,青銅編鐘制作技藝實現了金屬造型藝術和音樂表現藝術的完美結合,要深入交流精進技藝,傳承發揚好文化遺產,弘揚中國禮樂文化;要進一步提升景區品質,優化旅游產品供給,持續辦好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擦亮炎帝文化名片,為湖北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隨州力量。 副市長羅蘭參加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