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沒想到,村內水源就是致富財源!焙游鞔妩h支部書記張波說。他介紹,河西村山場廣闊、水源充足,以往清亮亮的山泉水白白流走,地方居民還花錢購買縣外運來的桶裝水。去年,村集體參股88%,投資90多萬元辦起純凈水廠,迅速打開本地市場并向隨縣城區挺進。投產不到半年,解決5位村民就業,凈盈利2.3萬元,還有商家上門洽談合作。 思路一打開,遍地有產業。今年,河西村與湖北品源食品有限公司合作,以訂單農業方式興辦10畝辣椒種植基地,組織富余勞動力種植特色蔬菜和中藥材,以8畝土地參股發展光伏產業。最近,該村整合多項產業,成立眾裕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村集體占股51%,帶動全村辦產業、奔富路。 春風蕩漾的吳山鎮,處處萌動創業潮。 3月29日,金成村如愿拿到“隨縣鹿鶴寨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營業執照,村集體占股70%。公司一成立,多項產業齊頭并進。 村內苗圃基地里,數十位村民忙著采掘松樹幼苗,打包裝車。村黨支部書記陳真介紹,松樹苗是山場綠化的硬需求,一株小苗賣兩塊錢,44畝基地按訂單種植,每年繁育30萬株。這項產業投資小,效益大,村辦公司占股90%。 “金成豆腐”讓人念念不忘,在外老鄉點著要。鹿鶴寨公司采取“村集體+村干部+技術員”模式,興辦豆制品加工廠,股東商定主打“金豆云絲”品牌,生產薄如紙張、開袋即食的豆制品。村內一家民營水廠因業主受傷難以為繼,公司出資70萬元全資收購,讓停擺的生產線恢復運轉。 村辦公司,以農為本。陳真說,隨著村民創收渠道多元化,務農勞力明顯不足,公司流轉村民土地440畝,流轉費每畝每年300至500元,計劃把農機、農機手、技術能人擰成一股繩,構建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徹底解決土地撂荒問題。 今年,吳山鎮大力支持各村(居)委會創辦經濟實體,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產業,分3個片區對16個村(居)現場“問診把脈”,并分別給予優惠政策。 各村借勢發力,一個個村辦經濟實體相繼“開花結果”。邱家河村利用本地資源優勢,招募百余位卡車業主成立運輸公司,預計年收入100萬元以上;聯建村吸納養牛大戶參股春源生態農業公司,開啟線上、線下銷售模式,實現村集體和養殖戶雙豐收;新集村48名農機手抱團發展,開展規;洜I服務……全鎮出現比創業、共致富的可喜局面。 該鎮黨委書記何佑鵬表示,繼續加大指導和扶持力度,確保每一個產業項目上得去、留得住、見成效,不斷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