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曾都區西城街道漢東樓社區建工小區,以“青少年之家”為主題的“紅色驛站”里,圖書閱覽、繪畫寫字、手工制作、樂器演奏等服務內容豐富,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溫馨的樂園。 小區是居民安居樂業的基本載體,如何讓居民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務,使居民既有歸屬感又有幸福感?今年以來,我市在“紅色物業”全覆蓋的基礎上,推進“紅色物業”拓面提質,規劃建設“紅色驛站”,進一步打通為民服務的“毛細血管”,延伸基層服務的“觸角”,持續優化便民服務,提升居民幸福感、獲得感。 為了加強小區“紅色驛站”建設,推動服務陣地向小區延伸,全市3名區(市)黨(工)委書記、11名街道(開發區、工作局)黨工委書記、77名社區黨組織書記共包保全市91個小區“紅色驛站”建設,將聯系點打造成為示范點。市、區兩級開展小區公共服務用房專項清理行動,為“紅色驛站”提供陣地保障。 “紅色驛站”創新載體形式,設置談心說事室、志愿服務站、圖書室、兒童之家、書畫苑、老年日間照料中心、老年活動室等功能分區,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方便溫暖貼心!胺⻊赵絹碓郊氈,環境越來越整潔,生活也越來越幸福!北滩切^居民孫友紅說。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齊道一介紹,小區“紅色驛站”是基層黨組織執政的陣地、服務居民的平臺、群眾的精神家園。目前,市委組織部采取隨機抽查、現場觀摩的方式,每月在街道輪流召開一次推進會,隨機抽查“紅色驛站”示范點建設情況,并將該項工作納入區、街道、社區三級黨組織書記政治素質和工作實績考察的重要內容,確保年底建成100個“紅色物業”示范小區,力爭全市每個城市住宅小區都建有“紅色驛站”。 |